EN

经管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经管视界 > 正文

高远洋:2015通用航空大盘点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5-09| 点击:

应《中国民航局》之邀,策略白菜官网高远洋老师每年都会发表一篇关于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年度述评大稿—“通用航空年度大盘点”,这已成为各界了解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风向标。该文为2015年的中国通用航空大盘点,刊载于2016年1月6日《中国民航报》

1.政策层面:于无声处见彩虹

2015年,国家领导人及国务院领导对通用航空发展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的规划建议中提到:“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在如此高级别的中央文件中首次出现了“通用航空”,且将“通用航空”从民航中单列出来,与民航、铁路、公路并列,这对行业发展而言意义非凡。

在行业规章方面,民航局2015年9月出台了《通用航空包机飞行(短途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此外,一些看似与通用航空无关的政策也纷纷指向通用航空。

虽然具体的事关低空开放与通航发展的重典大策仍未出台,但通航是一个既能拉动投资,又能促进消费、带动就业,且最能体现改革红利的产业,而我们也具备了发展条件,这样的好产业没有理由得不到发展。

2.通用飞机:“中国造”渐成气候

2015年的全球通用航空市场仍处于自2007年开始的下滑周期。然而,在全球通用航空市场持续大幅下滑的同时,从2013年到2014年,中国却实现了持续两年的高增长,这佐证了我们一直在说的一个观点,尽管中国的低空尚未真正开放,但中国已然成为全球通用飞机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

与此同时,通用飞机“中国造”也渐成气候。超前的实验类飞行器能否获得商业成功尚需要时日去验证,这无关乎技术,而是有赖于飞行管理政策规章的突破。也希望中国民航局尽快出台实验类飞机标准和管理规范,促进通航产品创新。

当林林总总的航空器制造项目被引进中国时,对投资者是一个考验,一是考验投资者的眼光,需要选好型;二是考验投资者的承接能力,即你有没有相应的经营团队和技术团队,能否生产得出来并获得商业成功。被考验的不仅仅是项目投资者,也包括民航局,即我们的适航管理能力是否跟得上。当然,适航管理的压力也是可以分解的,比如,我一直在想,有无可能成立一个独立于民航局的国家通用航空工程中心,由这个局方认可的工程中心来独立承担适航验证的实验和技术工作,为局方适航颁证提供第三方数据支持。

3.运营与服务:基本面堪忧待突破

观察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要看两个数据,一是通用飞机数量的增长,二是飞行小时数的增长。再不着力解决通用航空运营环境的问题,恐怕相当多的通航运营公司将难以为继。好在有国家财政对通用航空公司的资金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的困境。但这是一种按业务量对通用航空作业和飞行员培训进行补贴的政策,是补强不补弱,补传统业务不补新业务。锦上添花固然好,其实更应该雪中送炭。

飞行业务量增长滞后,究其原因还是受制于目前不利的通用航空飞行环境。低空尚未真正开放、通用航空机场缺乏、航油航材保障不力、飞行员短缺。航油航材及飞行员不足的问题倒不必过多去担心,有需求就有供给,大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

随着通用飞机数量的增加,加之通用飞机种类多航材品种杂,通过“互联网+”实现航材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共享(Stock-Share),可以有效降低一个区域的航材库存水平,显著节约供应成本和提高供应效率。

“新三板”、“新业务”,这“两新”也是2015年通航运营与服务发展中值得“点赞”的两个亮点。通用航空概念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城市空中交通疏导和空中执法、城市或城际直升机摆渡业务这类城市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也将成为通用运营业务新的突破点。

4.通用机场:热潮中专业与创新精神不可少

2015年,通用航空机场的规划与建设热度持续升温,从规划到加快落地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有一个能保障公务机起降的通用机场应成为省会城市的标配,更有必要建设公务机专属机场的是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希望能早日提上规划建设日程。

在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热潮中,也应该冷静地看到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和解决。在通用机场的建设审批上,虽然政府方面的审批权限下放了,但在所涉及的军方选址审批及军民航协调方面,仍然是程序复杂繁琐且过程艰难。在通用机场分类和建设标准上,虽然局方也出台了相应的建设规范,但仍欠缺具体的指导,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各地也不尽一致。随着建设审批权限的下放、机场类别和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更需要有一个更具体、更有效的通用机场建设规范(细则)或指导意见以指导地方通用机场的建设实践。此外,还应该避免3种倾向:一是盲目求大,都要建成一类机场,都要配套通用航空产业园;二是该大不让大,即使有保障公务机起降之需,跑道长度也不让超过800米;三是全国都是一个模子,都像是缩小版的支线机场。在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上,的确应该抛去运输航空机场建设要件的固有思路,应该大胆创新,包括在机场构型上,也可以借鉴国外通航机场经常采用的交叉双跑道构型形态。

5.无人机: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

近年来,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崛起之快出乎世人意料。中国成为了全球科技新潮流的带头大哥,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性科技应用发展中的第一次大作为。然而,在无人机的管理上,不能总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无人机飞行,无论是经营性飞行还是个人玩乐性飞行,今后肯定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你管与不管,它们都在那里,宜疏不宜堵。问题需要正视,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会有的。

无人机飞行安全风险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技术、管理规章、飞行行为是维护无人机飞行安全的铁三角,无人机飞行与运营需要齐抓共管,但不要落入“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魔咒。

6.会展与文化:有热有冷待升华

2015年,各地举办通航会展的热情不减,但就航展举办的情况和效果看可谓有热有冷。热的是民众的参与,但冷的是厂商和专业观众的参与热情。

中国通航会展到了需要进行反思和再创新的时候了。通航会展不要再千篇一律,而应该注重差异化,注重专业性。不要只求场面,场面热闹对于烘托航空文化、提升民众对航空的认知固然重要,但也要着重突出展会的商业功能,考虑专业厂商参加航展的商业诉求。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航展和专业论坛反馈有价值的行业信息、行业诉求以及促进各方对行业发展的共识。

通航文化既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最大公益。通用航空文化建设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对通航发展而言这也是一个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