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9日,《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在线刊登了策略白菜官网吴春林副教授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Emergence of Informal Safety Leadership: A Social-Cognitive Process for Accident Prevention(非正式安全领导力的涌现:基于社会认知的事故预防)”。吴春林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策略白菜官网二年级硕士生姚涵为第二作者,北航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为第一完成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事故预防是灾害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工伤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对数以亿计从业人员的生命与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究其关键原因是一线工人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需要在复杂的生产组织环境中探究组织和行为层面的安全前因,保证安全管理指示和命令充分、高效地传达给一线工人。在这一研究领域,领导力至关重要且受到最广泛的关注。但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正式领导力受到组织层级效应衰减的限制,使安全指令无法正常传达到生产一线,进而得不到一线操作人员的正确执行,导致现场事故无法实现有效控制。鉴于此,文章根据一线工人之间的工作和社会互动关系,提出了“非正式安全领导力”(informal safety leadership)的科学构念,并引入社会认知和互动视角去描述其在一线工人中的涌现机制。
非正式安全领导力指组织成员(不一定是正式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安全目标,通过与其他人开展社会交互,基于持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认知而逐渐获得的可以影响其他人安全意识、行为和工作方式的能力。与正式安全领导力相比,非正式安全领导力的最大优势是其发挥作用无需经过自上而下的组织层级,而是直接作用于施工一线,因此安全指令逐级衰减的问题可得到有效规避。在生产作业现场,当非正式安全领导力不断产生并涌现到一定水平时,在非正式安全领导者的垂范下,其他一线人员会产生追随行为,使作业现场的整体安全参与度得到提升,安全管理就变得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
文章基于系统的文献调研,开发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理论模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索非正式安全领导力的涌现机制,并通过三阶段多时点实证研究和主体建模仿真两种方法对其进行科学验证。研究发现,安全态度、安全胜任力、自我效能三个社会认知要素与非正式安全领导力涌现呈正相关,并能够进一步促进安全组织公民行为和追随者的追随力。同时,正式安全领导力在其中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亦即非正式安全领导力的产生和涌现也有赖于正式领导者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探究上述非正式领导力在作业现场的涌现过程和机制,可以为解释工人等一线人员如何掌握安全领导力提供科学借鉴,推动组织层面灾害管理和事故预防的创新性研究。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组织成员的人际关系、社会互动与相互认知,会使具备领导者潜质的个体向同事施加显著影响,在改变同事认知方式、优化其行为模式的同时,巩固并增强自身的领导力,从而促进全员认知与行为模式的显著改善。这一过程不涉及行政指令和强制规章的上传下达,而是基于作业现场人员的社会认知和交互网络。因此,通过非正式领导力的培育,孵化工人的安全行为,是生产事故预防实践中最便捷、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oms.13523